隐藏菜单
搜索
所有的猫都会携带猫瘟病毒吗,猫本身携带猫瘟病毒吗

所有的猫都会携带猫瘟病毒吗,猫本身携带猫瘟病毒吗

导读目录:
  • 所有的猫都会携带猫瘟病毒吗,猫本身携带猫瘟病毒吗
  • 家养的猫怎么会得猫瘟呢
  • 直接从猫妈妈身边带回的小猫会有猫瘟么
  • 猫得猫瘟都会有什么症状
  • 猫没有传染源会得猫瘟吗
  • 自家猫生的小猫会携带猫瘟病毒吗
  • 家养的猫怎么会得猫瘟呢

    猫瘟本来就是一种传染疾病,会通过分泌物以及排泄物进行传播的,猫咪只要接触了就会被感染上猫瘟。患病猫的眼鼻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健康猫咪接触带病毒的尿粪即可能被感染,以及接触发病猫使用的饮食器具、衣物及环境而经口感染,也可以通过与病猫的接触而感染。吸血昆虫如虱子、跳蚤,也可以帮助传播本病。怀孕母猫可将本病传给胎儿。康复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可以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排出病毒,使其他猫感染。 所以,切忌猫瘟需要隔离治疗。猫咪如果患上猫瘟一定要及时治疗才行。

    直接从猫妈妈身边带回的小猫会有猫瘟么

    猫瘟热潜伏期为2-9天,临床症状与年龄及病毒毒力有关,最长一个月。

    幼猫多呈急性发病,体温升高40°C以上,呕吐,很多猫不出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有的可能会表现出脊髓型共济失调的症状。

    6个月以上的猫大多呈亚急性临床,首先发热至40°C左右,1-2天后降到常温,3-4天后体温再次升高,即双相热型。

    病猫精神不振,厌食,顽固性呕吐,呕吐物呈黄绿色,口腔及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粪便粘稠样,当出现腹泻时,说明动物已处于疾病后期,粪便带血,严重脱水,贫血,严重者死亡。还是建议打疫苗哦,去测一下猫瘟,因为幼猫的抵抗力比较差,我家的猫妈妈之前也得过猫瘟,虽然让我治好了,但是也是不能大大意的如果母猫是猫瘟病毒的携带者,那么生下来的小猫就会患有猫瘟。不能 无论是大猫还是幼猫得了猫瘟 必须隔离分开 治愈前也不能接触 ,之前共用过的一切器械全部都要消毒。猫瘟是传染性很高的疾病

    猫得猫瘟都会有什么症状

    猫瘟对于猫咪的危害是极大的,猫瘟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未成年的幼猫身上,在发现猫咪感染猫瘟的初期阶段,积极治疗对病情会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到了中期或是晚期,猫瘟的病变很可能会导致猫咪死亡。一、猫瘟的症状猫瘟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以白细胞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疫苗接种不全或未接种的猫容易得猫瘟,尤以3-5月龄的幼猫最多。母猫如果在怀孕期感染,会造成死胎、流产和初生小猫出现神经症状,传染途径是接触带病毒的尿粪或经吸血昆虫及蚤类。临床症状有发高烧、精神不佳、不吃,呕吐则是最主要的症状;下痢较少发生,但也可能出现于病程晚期,脱水及继发细菌感染常是造成猝死的原因。其它并发症包括口腔溃烂、血痢、黄疸、及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症候群。除此之外细胞检验结果出现显著的白细胞数量减少,感染后4-6天甚至降到50-3000cells/ml/;再生不良贫血则是另一重要血球相病变。病程超过5-7天且无致命性并发症发生,往往能复原;白血球数目在耐超过病程24-48小时内会恢复正常。治疗方法主要以非经胃道给予输液以补充电解质及营养并矫正脱水,改善呕吐症状和投予广谱抗生素预防二次细菌感染为重点,如发生严重贫血时,应考虑给予全血或血浆输血治疗。当然预防总是优于治疗,所以事先给予疫苗注射以保护爱猫才是最佳办法。二、猫瘟对症疗法猫传染性腹膜炎:本病是感染猫冠状病毒而引起,且传染率非常高。传染途径虽不很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经口鼻感染。病毒携带猫会由粪便排毒,带原猫会由粪便排毒传染同居的猫;少数可经衣服、食皿、寝具,人或昆虫等机械途径传染。本病好发于四岁以下的年轻成猫,尤其常发于群聚饲养的猫群。病程可能是突发性(幼猫较常发生)或缓慢且持续数周。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差、体重下降、持续发烧(39.5~40.6度:黄昏时较高,入夜后会慢慢下降)。后期症状会明显分成干湿两型:湿型:患猫多于发病两个月内死亡。胸腹腔有高蛋白的渗出液。依胸水多少而出现从无症状到气喘或呼吸困难。渐进性无痛腹部肿大,雄猫可能会阴囊肿大。可能出现呕吐或下痢。中至重度贫血。干型:眼睛混浊、眼前房蓄脓、缩瞳、视力障碍等症状。少数伴随多发性进行性神经症状,包括后躯麻痹、痉挛发抖、眼球震颤和个性改变等症状。肝、肾、脾、肺脏、网膜及淋巴结出现结节病变;腹部触诊可摸到肠系膜淋巴的结节。贫血、黄疸。临床上罹患本病的病猫有95%的致死率,但仍有一些身体状况较好的病猫(如食欲佳、无恶性贫血、没有感染白血病或早期干型),可借药物辅助而好转。一个月内要再次评估病情,持续3个月后应逐渐减弱药剂。三、注意事项1、一定要保暖。2、家中如果有其他猫,请隔离好病猫,注意做好环境卫生消毒。3、猫瘟高免血清很重要,实际上是猫瘟病毒的抗体,在治疗中只有这个是专门针对病毒的。但是要注意尽量不要连续注射三天以上,多了也有副作用。如果当地医疗条件没有高免血清,可找一只已经接种疫苗成年健康猫,抽取健康猫的血液,采取分离法提取血清为病猫所用。4、补液平衡和预防酸中毒输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法给猫咪输液,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喂10%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帮助他补充能量和水分。如能买到宠物用液态电解多维效果更佳。5、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一天两次,一次喂2万单位。现在新出的一种动物用的抗生素药叫普康素,具体可以咨询大夫用量的情况。也有中药的清开灵注射针剂,也有不错的效果。6、止吐胃复安针剂是很好的止吐药物,在治疗期间很重要。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7、调节消化功能治疗期间因用大量的抗生素类,导致猫咪肠道消化道有益菌群菌群紊乱。需要大剂量服用调节肠道有益菌群健康的药品或者保健品;如乳酶生,妈咪爱,益生素等。此类调节肠道的助消化药品要和抗生素类药物间隔半小时以上分开服用。8、其他的如地塞米松和VC类的药物都是帮助新陈代谢的药物,可以看情况添加。9、恢复期饮食上要注意底蛋白(牛奶,鸡蛋,鸡肝等暂时不要喂),容易消化半流质的食物给猫咪。可以给猫咪买一支营养膏,营养更全面。或者可以考虑购买希尔斯的处方AD(衰弱/恶病)猫罐,里面是碎碎的肉末汤,可以通过注射器喂给病后恢复体力的猫猫。猫咪在感染猫瘟以后,身体会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主人在对于猫咪的饮食和护理方面要多加注意,以保证猫咪在感染猫瘟期间,不添加猫咪的其他负担。

    猫没有传染源会得猫瘟吗

    您好;

    猫不会无缘无故的得这种病毒性的疾病的。猫瘟要考虑是下面的几个原因。第一,幼猫常常在50日龄左右的时候,抵抗力下降,就有可能会感染猫瘟病毒。而有些幼猫本身就携带有猫瘟病毒,但是因为母源抗体的保护,抵抗力强,所以不发病,但是在母源抗体失效后开始,猫瘟病毒就有可能会爆发。第二,对于一些饲养不规范的情况,比如说寄生虫性胃肠炎,乱吃乱喝导致的异物性的胃肠炎,以及消化不良导致的急性胃肠炎,都有可能激发猫咪抵抗力下降,出现猫瘟。第三,有些主人没有免疫的意识,猫成年以后去做绝育手术,就有可能因为应激刺激导致抵抗力下降,爆发猫瘟。所以,无论是哪种情况,猫瘟都是由病毒传染或者潜伏期爆发而来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家猫生的小猫会携带猫瘟病毒吗

    可能会。
    原因:猫未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不全。
    预防方法:
    1、需要定时给猫接种疫苗。
    2、定时用福尔马林、次氯酸钠(家用消毒液)或戌二醛给猫用品、生活环境消毒。
    3、注意家庭生活环境卫生,多开窗通风。
    【简介】
    猫瘟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传染性肠炎,是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以突然发高热、顽固性呕吐、腹泻、脱水、循环障碍及白细胞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不是所有的白细胞减少的情况都是猫瘟,其它的病症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例如猫白血病,猫肝炎等)。
    【防治措施】
    1、特异性疗法
    ①使用猫瘟高免血清或猫单克隆抗体肌肉或皮下注射,2毫升每每千克体重,一般隔日1次,如非常严重可以每日1次,连续最多打3次。
    ②使用猫重组干扰素,30~50万单位每千克体重。
    2、对症疗法
    ①止吐:出现呕吐时应禁食禁水。胃复安注射液0.15~0.25毫升每千克体重,每天两次,肌肉或皮下注射。
    ②消炎:庆大霉素1万单位每千克体重或卡那霉素5~10万单位每千克体重,每天两次,肌肉或皮下注射。

    ③解热:柴胡注射液0.3毫升每千克体重,每天两次。

    ④止血:维生素K3注射液0.3毫升每千克体重,每天两次,肌肉注射。

    ⑤补液:出现脱水或呕吐时,25%葡萄糖5~10毫升、5%碳酸氢钠5毫升、复方生理盐水30~50毫升,混合经脉注射。

    ⑥食疗:建议饲喂少量易消化、低纤维,含脂肪少的食物,每天3~6次。也可以使用针对急性胃肠炎疾病的处方食品。在数天内逐渐增加食物量,以满足动物需要。

    以上信息是关于《所有的猫都会携带猫瘟病毒吗,猫本身携带猫瘟病毒吗》的内容,更多宠物知识敬请关注:酷宠网

      推荐阅读

      晋城养猫交流群,晋城宠物猫微信群二维码

      金昌养猫交流群,金昌宠物猫微信群二维码

      乐山养猫交流群,乐山宠物猫微信群二维码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22 www.kupet.cn (酷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7-2022 www.kupet.cn (酷宠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