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菜单
搜索
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大熊猫的特征是什么

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大熊猫的特征是什么

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大熊猫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3)大熊猫会爬树吗,对大熊猫进行保护

导读目录:
  • 一、大熊猫是我国“国宝”,真的因为它很稀缺吗(大熊猫的繁育)
  • 二、大熊猫有哪些特点
  • 三、你能用几句话介绍熊猫的外形特点吗
  • 四、大熊猫的特点
  • 五、大熊猫的特征是什么
  • 一、大熊猫是我国“国宝”,真的因为它很稀缺吗(大熊猫的繁育)

    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早在800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它的同时代人要么已经灭绝,要么已经分化成其他物种,只有它基本保持了身体结构。大熊猫虽然在生物分类上是熊的一种,与灰熊、黑熊有着相同的祖先,但在800万年前就完全分离出来,从熊科分出一个亚科——大熊猫亚科。总共只有两个亚种,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自从它们因气候变化而与世隔绝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30万年。

    大熊猫过去是吃肉的,但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它们被迫改变饮食,以竹子为食。竹子是一种营养极低的食物。含量最丰富的是纤维素,大熊猫吸收不了。为了更好地吃竹子,大熊猫进化出了一条长长的肠子和一个假拇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六指”。这些变化让它在随后的变化中幸存下来,但其古老的身体结构仍然限制了种群的传播。众所周知,在哺乳动物中,人类的婴儿都是早产儿,但在早产方面,熊猫正处于高峰期。

    熊猫幼崽出生的时候,你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因为熊猫妈妈才怀孕3个月左右。这只幼崽高度发育不良,体重在100克到200克之间,只有成年大熊猫的千分之一。因此,幼崽的死亡率非常高。刚出生的熊猫幼崽不会排便,需要母亲舌头的刺激才能顺利拉出排泄物。人工繁殖时,动物学家一开始并不知道,出生的熊猫幼崽都是被自己的排泄物闷死的。一胎生一两只大熊猫,生双胞胎的熊猫妈妈会抛弃较弱的那只。野生大熊猫不仅死亡率高,而且繁殖欲望低。雌性熊猫还很难受孕,交配后很有可能不会怀孕,所以要等明年了。

    二、大熊猫有哪些特点

    大熊猫有5大特点:
    1、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2、分布范围:只限于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
    3、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
    4、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
    5、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2,种群增长缓慢。
    6、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称:Giant
    pand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7、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
    8、熊猫常识
    (1)大熊猫冬眠吗?
    不冬眠。
    (2)大熊猫怕冷还是怕热?
    大熊猫惧酷热,不畏寒冷。
    (3)大熊猫会爬树吗?
    会,它们是爬树高手。
    (4)大熊猫会游泳吗?
    大熊猫能涉水,会游泳。
    (5)大熊猫的听觉和嗅觉如何?
    大熊猫的听觉和嗅觉很灵敏。
    (6)大熊猫的视觉怎么样?
    大熊猫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它们是天生的近视眼,视力差。
    (7)大熊猫吃肉吗?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至今它们仍然保留着祖先的一些特性。在有条件的时候,它们仍然要吃肉。

    三、你能用几句话介绍熊猫的外形特点吗

    大熊猫身体胖软,头圆颈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壮,身长约1.5米,肩高60-7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100-180千克。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爱。

    四、大熊猫的特点

    大熊猫的特点:

    1、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2、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3、大熊猫皮肤厚,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

    4、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5、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动物目。大熊猫的祖先是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和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

    6、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二到四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五、大熊猫的特征是什么

    熊猫在分类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大熊猫身体胖软,头圆颈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壮,身长约1.5米,肩高60~7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100~180千克。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爱。

    大熊猫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一百多年以来,西方世界从1869年法国神父戴维在中国发现大熊猫开始,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哈克尼斯夫人把大熊猫“苏琳”带到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展出,以及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以大熊猫作为国礼相送——世界性的熊猫热,越来越高涨,大熊猫开始名扬全球,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一位苏联动物学家如此赞美道:“大熊猫是野生动物世界中绝无仅有的,货真价实的瑰宝,非常美丽的、标新立异的、令人惊叹的动物。”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以吃箭竹为生。从食性看似乎应该划入“草食动物”之列。然而以其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物种进化的观点来分类,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肉食动物。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动物目。你看,如此可爱的大熊猫竟与虎豹豺狼等猛兽同属一个大家族。大熊猫的祖先是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和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仍保留了祖先的这些特点。只是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它们为了生存,食性和习性必须适应环境。渐渐地,它们退居深山竹林,适应了低营养、低消化率的竹类,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于是,现代的大熊猫就变成了吃草的“肉食动物”。事实上,在肉食动物家族的进化史中,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食性的“大有人在”。与大熊猫血缘非常接近的熊类,不是也变成了荤素不论的“杂食动物”了吗?

    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要吃20千克左右的鲜竹。有时,它也会开一次“荤”,捕抓箭竹林里的竹鼠美餐一顿,甚至大摇大摆闯入居民住宅,偷吃食物。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昼伏夜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常常随季节的变化而搬家。春天一般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里,夏天迁到竹枝鲜嫩的阴坡处,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温暖的向阳山坡上,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天。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雄、雌大熊猫难得同居在一起。但5月一过,便又各奔东西。雌性大熊猫怀孕4~5个月左右,就急着寻找树洞或石穴作为“产房”,它每胎产1~2仔。刚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妈妈体重的1‰。可是,一个月后体重可达2千克,3个月就能长到五六千克。熊猫妈妈常把小熊猫搂在怀中,轻轻抚摸,外出时也把它衔在嘴里,或用背驮着,亲亲热热,形影不离。等到小熊猫五六个月大时,妈妈就开始教它爬树、游泳、洗澡和剥食竹子等本领。两年后,小熊猫才离开母亲,开始独立的生活。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20~30年。

    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大约在一百万年前,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它们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和北京等地区,在云南、四川、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也有它们的踪迹,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

    大熊猫在几百万年间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外界环境的恶化以外,也有自身生育繁殖能力方面的问题。

    据有关专家对大熊猫所作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内分泌学等方面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生不育。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大熊猫性喜独居,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且其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绣球”。在野外,公兽们往往须通过残酷的斗殴竞争,最后的胜利者才能获得雌兽的青睐。如果一个小种群内缺乏足够优良的雄兽,显然就会大大降低雌雄正常交配的机会,并降低交配后的受孕率。

    大熊猫产仔多数为单胎,即使产下双胎也往往只能抚养其中一只。大熊猫幼仔非常脆弱,很易因缺乏营养、患病、气候恶劣或遭遇天敌而夭折。

    大熊猫母兽在怀孕和哺乳期内很少采食,并由于独自哺乳带养幼仔而极尽劳苦。体力极度衰竭,对其健康和寿命影响极大。在哺乳期结束后,母兽还要继续抚养儿女,教会他们采食和生存的各种本领。在这种情况下,母兽自会本能地“克制”自己,不再发情,暂停生育,直到儿女长大成“人”,远走高飞。

    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被严重地隔绝成小块地域,偏偏他们又必须独占很大面积的领土才能保证生存,所以在小块的栖息地内,能容纳的大熊猫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一个种群太小,不可避免会导致近亲繁殖,降低遗传多样性,造成遗传性能、生育能力、生存能力的全面退化。

    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但是,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于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于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态,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就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大熊猫处境的严峻,所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大熊猫进行保护。

    ①通过立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在立法方面已作了大量工作,先后制定了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多种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中规定:“国家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而且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也有明确规定,为了有效的打击和制裁不法分子猎杀和走私大熊猫的违法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7年通过的刑法补充案进一步强调,对走私、捕杀大熊猫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将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罚款和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可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中国政府自1963年以来,在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等6大山系,先后建立了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对大熊猫密集的地区和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在保护区内,坚持常年巡逻检查,抢救生病和挨饿的大熊猫,制止和惩处危害大熊猫的犯罪行为。同时进行治山治水,恢复植被,防治各种自然灾害,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野外生息的干扰,为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上信息是关于《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大熊猫的特征是什么》的内容,更多宠物知识敬请关注:酷宠网

      推荐阅读

      儋州养狗交流群,儋州宠物狗微信群二维码

      银川宠物微信群,银川宠物群二维码

      渭南养狗交流群,渭南宠物狗微信群二维码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22 www.kupet.cn (酷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7-2022 www.kupet.cn (酷宠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