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菜单
搜索
古代爱猫的皇帝,古代爱猫的妃子

古代爱猫的皇帝,古代爱猫的妃子

导读目录:
  • 古代爱猫的皇帝,古代爱猫的妃子
  • 古代爱猫的皇帝有哪些
  • 古代皇帝为什么对“九”情有独钟
  • 古代皇帝是怎样吃饭的
  • 古代皇帝吃饭是怎样的呢
  • 古代皇帝是如何吃饭的
  • 古代爱猫的皇帝有哪些

    古代爱猫最著名的皇帝就是明嘉靖帝,这位继承他堂兄皇位的仁兄,爱猫如命,其中最爱一只叫双眉的,这只猫死后,嘉靖帝为他特意打造一副金棺材,葬到了煤山也就是今天的景山。这应该是绝无仅有吧。

    古代皇帝为什么对“九”情有独钟

    研究过故宫建筑风格的人应该知道,故宫作为封建王朝的宫廷建筑的代表,其建筑理念与“九”和“五”这两个数字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首先,它共有房间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明代奉天殿,也就是清代的太和殿,采用的是宫殿建筑的最高等级形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午门城楼、保和殿等正面也都是九开间的殿宇。显然,这些建筑都与数字“九”和“五”有关。其次,古代的皇帝喜欢被称作是“九五之尊”。这就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皇帝何以如此崇尚“九”呢?清代语文学家汪中对此作出了解释:“一奇二偶,一二可为数。二加一则为三,故三者,数之成也。积而对十,则复归为一,十不可为数,故九者,数之终也。”古人十分崇尚阴阳理论,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为阳,地为阴。自然,“九”就成了阳数中的极数,再大的数其尾数也大不过“九”。如此一来,帝王们就用“九”这个阳数中的极数来象征自己,寓意自己的江山可以永久。

    古代皇帝是怎样吃饭的

    古代皇帝贵为人间天子,是“九五至尊”,吃饭和平常人也不一样。皇帝吃饭,过去是皇家机密,不能随意乱说。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自吃法。饭菜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不一样,皇帝口味和喜欢的饭菜更是不同,而且皇帝中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尽一致。所以皇帝吃饭各式各样。年代很久的皇帝如何吃饭,史料记载很少。这里以明清两代皇帝为例,大致说说这个问题。皇帝吃饭不叫“吃饭”,而是叫“用膳”或“进膳”,要吃饭了叫作“传膳”。皇帝吃饭时间和平常人也不同。清代皇帝每天只吃早晚和晚餐。早餐时间一般在卯正一刻(早6点钟后),有时也推迟到辰正时(8点钟后);晚餐在午正一刻(中午12点钟以后),也有迟至未正时(下午2点钟后)。早、中两餐是正餐。到了晚上六、七点钟还要吃小吃,要比正餐简单些。而清代以前的皇帝们,基本上都是每天吃三餐,一般是早餐简单些,比较重视中餐和晚餐。皇家自称是孤家寡人,吃饭也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到专设的餐桌后,饭菜已经备好了,皇帝由四个侍膳太监伺候着,因为菜的花样很繁多,远处的菜就够不着,所以皇帝自己不夹菜,太监会送恭恭敬敬送到嘴边来。皇帝的饭菜质量特别好。在专门机构的管理下,御厨中的山珍海味用不完,穷天下水陆之所产,备烹调中蒸炒灸烤等技艺,用全国顶尖级厨师来怎,其原料之精良,厨艺之精美,怎之讲究,样式之华丽,天下无人能相比。为了皇帝能够吃得好,不论花多少钱也不计较。明代仁宗年间,宫廷厨房人员是6300名,宪宗时达到8000人。每年仅猪羊鸡鸭就用10万只(头),天顺年间采购原料就要17万两银子。崇祯在明代皇帝中是节约模范,但他一天也要吃掉36两银子,比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的饭钱还要多。那么,皇帝们究竟吃什么呢?据清代内务府膳食清单来看,皇帝每餐要有20多道菜肴、4种主食、两种粥(或汤)。菜肴以鸡、鸭、鱼、鹅、猪肉和时令蔬菜为主,以山珍海鲜、奇瓜异果等为辅。皇帝吃的米是专门培育的黄、白、紫三色米,以及各地进贡的上等“贡米”。同时,各地方的行政首脑每年还要按规定的数量上交鹿、狍、鹿尾、鹿舌、鹿筋、熊、虎骨、腊猪、鲟鳇鱼、鲈鱼、栾色鱼、乳油、燕窝、鱼翅、海参等珍品。可谓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初十早餐的菜单是:火锅二品:羊肉炖豆腐、炉鸭炖白菜;大碗菜四品:燕窝福字锅烧鸭子、燕窝寿字白鸭丝;燕窝万字红白鸭子、燕窝年字什锦攒丝;中碗菜四品:燕窝肥鸭丝、溜鲜虾、三鲜鸽蛋、烩鸭腰;碟菜六品:燕窝炒熏鸡丝、肉片炒翅子、口蘑炒鸡片、溜野鸭丸子、果子酱、碎溜鸡;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饽饽四品:百寿桃、五福捧寿桃、寿意白糖油糕、寿意苜蓿糕;此外,还有燕窝鸭条面、鸡丝面等。以上菜肴20多种,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搭配比较合理,也有营养价值。每餐饭菜数量如此之多,就是遇到大肚子皇帝也吃不掉,即使再叫上几个人,恐怕还是有剩饭。可见是为了“摆谱”,图个样子好看而已。每餐这麽多菜,需要多少原料呢?按照清朝规定,皇帝每天的供应标准是: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五只、鸭三只;白菜、菠菜、韭菜、芹菜、香菜共十九斤;大萝卜、水萝卜、胡萝卜共六十个;包瓜、冬瓜各一个;葱六斤、酒四两、酱三斤、醋两斤、白面四斤、香油一斤;芝麻、核桃、黑枣各十二两;牛乳一百斤、玉泉水十二罐;乳油一斤、茶叶一百五十两。这麽多东西,就是精挑细选,皇帝一个人也吃不下,其中的浪费和猫腻不言自明。皇帝吃饭还有许多忌讳,一是伺候的太监不许说话和左右张望。二是皇帝爱吃什么、讨厌什么,既不能打听也不许乱说。三是每样菜肴不能吃三匙。舀到第三匙时,伺候的太监要立刻高喊:“撤!”这个菜在半个月内不再上桌。之所以有这麽多讲究,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担心有人在皇帝喜爱的口味中下毒。除此之外,皇帝在吃饭时还有其他防毒措施。比如:为了对付厨子下毒,用膳前先让别人尝尝,一般由侍膳太监完成这项任务,叫作“尝膳”。此外,使用银质餐具盛菜,如果有毒,银器就会变黑;还有,每道御膳都要留下样菜,出了问题以备查验。有些皇帝一旦高兴还有乐队助兴,如果传命谁来“伴吃”,这可是天大的荣幸。皇帝剩下的饭菜,有时会作为“奖品”赏赐太监或者大臣,这也是种少有的荣幸和待遇,每天都可能有人在伸着脖子傻等呢!

    古代皇帝吃饭是怎样的呢

    然后,太监们便手捧红色漆盒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照规定位置摆放好,无关人员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监

    古代皇帝是如何吃饭的

    皇帝既然贵为九五至尊,那所享受到的待遇自然也就不同凡响了,穿的是龙袍,住的是宫殿,坐的是辇车,吃的是佳肴。说到吃,皇帝与普通人辦吃饭时不一样,皇帝如何吃饭,各个朝代有不同的吃饭方式,但基本来说,有一个宗背是不变的,那就是皇帝喜欢“吃独食”。:皇帝会在一个专门的桌子前单独进餐,虽然吃的时候就他一个人,但身后伺候的宦官、宫女却有一大堆。因为菜太多,桌子上摆得满满的,如果皇帝够不到一些菜,那些太监就会将远处的菜夹给皇帝。当皇帝吃饭的时候,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妃子、皇子。如果是皇帝高兴,他就会将美食赏赐给这些人,而这些人会在另外安排的桌子前,站着吃完,还要表示食物的味道非常好。皇帝每天吃的食物都有记载,例如《清宫档案》中就写到4帝每天的食材是: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_、香菜、芹菜、韭菜等共19斤,萝卜60个,包瓜、冬瓜各1个。苤蓝、蕹菜各6斤,葱6>,酱和清酱各3斤,醋2斤,玉泉酒4两,脖脖8盘,每盘30个,乳牛50头,每头牛日产fL2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加起来,需要花费银子50两,如果赶ii逢年过节,还要增加开支,所以皇帝一年吃掉几万两银子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里也对此有过证实,他写道:“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可见皇帝吃饭是多么隆重的一件事,所谓的“摆谱”是指摆菜谱,清朝的标准是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的皇帝们觉得太浪费,便将菜谱逐渐减少,在咸丰年间,减为了32道,可到了慈禧当政时,又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饭菜讲究,那餐具就更不得不讲究了,主要以金银器为主,即便是陶瓷器,也是上好质地,造价不菲的方可端上餐桌。除此之外,皇帝吃饭摆谱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便是要将菜名、大厨的名字在盘子前表明,这样万一饭菜出了问题,追究起来也方便。皇帝每天要吃这么多道菜,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所以,除了表明菜的出处之外,还要做好防范工作,这就需要对盛放菜品的器具进行严格要求。在清朝的宫廷中,除了一些金器,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例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在《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如下: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口、银锅盖1个、银饭罐4件、有盖银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银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银镶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碗16件。可以看出,乾隆帝所使用的餐具中,大部分都是银器,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别人在饭菜中下毒,皇室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一般采用两种办法,一是让别人先品尝,这差事一般都是侍膳太监的分内事,叫做“尝膳”。另一种是用银来验毒,在装食物的器具外头会挂一个小银牌,当食物端到皇帝面前时,太监就会将这个小银牌放进汤菜里试验,如果有毒,银牌就会变黑,因为银器测毒很灵验,所以皇室多用银器装菜肴,也正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国之君,皇帝的任何举动都不能有所闪失,所以,每日的三餐也成了头等大事,任何流程都务求不能有任何闪失。普通人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但皇帝吃餐饭,就要复杂许多。

    以上信息是关于《古代爱猫的皇帝,古代爱猫的妃子》的内容,更多宠物知识敬请关注:酷宠网

      推荐阅读

      通辽养猫交流群,通辽宠物猫微信群二维码

      北海宠物微信群,北海宠物群二维码

      河源宠物微信群,河源宠物群二维码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22 www.kupet.cn (酷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7-2022 www.kupet.cn (酷宠网) All Rights Reserved